优质【追】历史上庾信是什么人?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?

时间:2024-03-22 14:59:37 来源: 作者:cj

  南齐,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,萧道成所建,定都建康,小编整理了一下,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,快点来看看吧。

  常言道“人不可貌相,海不可斗量!”庸俗之人往往喜欢以貌取人,见长得“五大三粗”者便视若屠夫役卒,见“眉清目秀”之人便以为是儒雅学士,结果张飞本是诗文达人、书法大家,朱由校却是目不识丁,身居九五竟形如一介木匠,直叫人目瞪口呆,哑口无言!

  在千年前的惶惶乱世之中,中国也有过一位“顶级”名人,写得一手好文章,名声威震天下三邦四敌,无论是敌是友,是亲是仇,都把他当作了“宝贝疙瘩”,那些帝王诸侯们都争相要和他建立“平民之交”的友谊,后世的大文豪、大诗人们也都视他为历代文坛上的“天花板”,望其项背,却又遥不可及。

  庾信,又叫庾子山,出生于南齐萧氏王朝,南阳郡新野县人,他的爷爷庾易是南齐的“征士”,也就是会被朝廷百般征召为官的望族名士,他的亲爸爸庾肩吾在南齐后的萧氏梁朝做了散骑常侍、中书令,深得梁高祖武皇帝萧衍所器重。

  而庾信年少时就长得相貌英俊,性情豪迈,且聪敏绝伦,又博览群书,尤其精通《春秋左传》,也像三国时关羽一样喜好夜读《春秋》,对其爱不释手,矢志要让天下“乱臣贼子者惧”。

  庾信成年后,身高八尺,长得虎背熊腰,十分雄豪魁梧,腰带有十围尺寸,他的容貌祥和,举止肃然,人们都认为他有过人之处。起初他就做了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的常侍官,不久之后又晋升为安南府参军。

  他爸爸庾肩吾当时是皇太子萧纲的东宫中庶子,庾信又被提拔做了东宫太子府的抄撰学士,因此这对父子都在东宫做事,出入禁宫非常自由,他们受到梁朝皇家的隆恩大礼,在朝臣当中也是几乎无人能比拟的。

  庾信负有大才,文采又极为“绮艳”,当时竟与东海徐摛父子在文坛上并称“大小徐庾”,这和唐朝时“大小李杜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他们的文章总是被天下文士所追捧,庾信每写一篇文章,整个京师建康无不传诵。

  他在梁朝京师的官位做到了尚书度支郎中、通直正员郎,相当于隋唐以后的户部尚书侍郎,后来他又被外放到郢州做刺史别驾,不久又以朝廷的通直散骑常侍身份,出使北方的东魏(高氏北齐前身,鲜卑拓跋氏傀儡政权)。

  庾信的文采在东魏国都邺城也负有盛名,出使回到梁朝后,他又做了东宫学士,兼京城建康令。当时西魏大将军黑獭大王宇文泰、东魏丞相渤海郡王高欢、南梁“舍身菩萨皇帝”萧衍,天下这三大顶级枭雄共同畏惧的劲敌,以八百骑纵横大江南北的“宇宙大将军”侯景南下作乱,活活饿死了梁武帝萧衍。

  武帝第三子太子萧纲即位,也就是梁简文帝,命庾信率宫中文武百官一千余人在朱雀桥设防,抵挡侯景大军。等到侯景杀到的时候,庾信情知不是这个杀人魔头的对手,于是让众官先退,自己在建康皇宫台城沦陷之后,他才突围投奔镇守江陵的老东家湘东王萧绎帐下。

  湘东王在父兄被害后,承制监国,准备嗣位称帝,于是晋升庾信为御史中丞,官位仅次于百官之首的丞相。等到他做了梁元帝,立马让庾信出任右卫大将军,封武康县侯,加散骑常侍之职,并出使当时的西魏救援。

  西魏于是出兵南征平乱,“帮助”梁朝剿杀侯景,而庾信则被滞留在了当时的长安。西魏大军平定江陵之后,庾信被西魏朝廷授予持节大臣、抚军将军、右金紫光禄大夫、大都督之职,不久又进位于车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因此庾信也被天下人称之为“庾开府”。

  由于他文坛上的盛名,所以在长安他受到了空前的高规格待遇,宇文氏君臣无不成为他的“铁粉”,后来西魏权臣宇文氏强行逼迫拓跋氏逊位禅让,大司马宇文护扶立堂弟宇文觉开国称帝,建立了北周王朝。宇文觉就是北周孝闵皇帝,庾信也被北周朝廷封为了临清县子爵,食邑五百户,官拜司水下大夫。

  不久之后,他又被外放出任弘农郡太守,后又晋升为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司宪中大夫,并进爵为义城县侯。没过多长时间,又升为洛州刺史,庾信对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,在地方上主政也相当清廉爱民,老百姓都得以安居乐业。

  当时梁朝也被权臣陈霸先所取代,南方建立了大陈王朝,南北几乎同时发生了巨大变故,北周与南陈为了各自稳定国内局势,双方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平和与友好,两邦之间还允许彼此境内的流亡之士回归本国。

  陈朝向北周提出要将名士王褒、庾信等十几人召唤南还,一代雄主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只肯放王克、殷不害等人,庾信、王褒这两个“宝贝疙瘩”则坚决不许遣送。为了安抚庾信的情绪,周武帝还晋升他为司宗中大夫,相当于隋唐后的礼部尚书。

  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、高祖武皇帝宇文邕虽然是鲜卑胡人,却都喜好附庸风雅,苦心研习文学,所以对大才子庾信都额外崇敬和礼遇。北周诸王更是把他当作争相巴结的偶像,这些“千岁王爷”个个都将庾信视若“布衣之交”,建立了深厚而又平凡的平等友谊。

  朝中百官和天下士子们为了立碑铭志,都想尽一切办法请他庾信来捉笔泼墨。除了与他经历相似,曾在梁朝做过公主驸马、右仆射、吏部尚书、南昌县侯,又在北周担任太子少保、内史中大夫、昌州刺史的琅琊郡王褒王子渊外(东晋名相王导子孙),天下文人没有一人可以胜过他庾子山的。

  庾信虽然名望巨大,官爵显赫,但他却总为乡愁所伤神苦恼,于是写下了千古名文《哀江南赋》,其文辞藻华丽,思乡之情写得入木三分,回肠荡气,催人泪下!有“畏南山之雨,忽践秦庭。让东海之滨,遂餐周粟。”之句,说自己内心就像春秋时泪血哭秦的申包胥,像商周时绝食而亡的伯夷、叔齐,可自己却没办法像他们那样以死明志,因为心中恋恋不舍的,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到久别的南朝故里。

  又有“楚歌非取乐之方,鲁酒无忘忧之用。钓台移柳,非玉关之可望。华亭唳鹤,岂河桥之可闻。”说的是外邦的歌舞和美酒都不足以让他忘记忧伤,建康台城的杨柳,不是大漠玉关可以望见的,江南华亭的鹤鸣之声,不是渭水浮桥上可以听闻的,这样的词句,确实让文坛士林为之倾倒,值得一提的是“鹤唳华亭”的典故居然就出于此处。

  还有“惜天下之一家, 遭东南之反气。以鹑首而赐秦,天何为而此醉!”说的是天下人都说天下本为一家,四海一统是千古不变的天道,如今东南却还跟北方隔江对峙,都说地处三秦的北周有一统天下之气象,可过了这么久,难道是老天喝醉了,还不让南北合一,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我的家乡!如此文采,确实让人击节赞叹,拍案叫绝。

  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初年,六十八岁的庾信以病为由,乞请辞官,皇帝恩准了他的请求。没过多久,北周大丞相普六茹阿坚强行逼迫年幼的周静帝禅让帝位,自己做了皇帝,恢复了自家汉人姓名“杨坚”,建立了大隋王朝,并改元“开皇”,他就是隋高祖文皇帝了。

  就在开皇元年,大文豪、大才子庾信病重去世,享年六十九岁,他的铁杆诗友杨坚大为哀痛,并追赠他为荆、淮二州刺史,又让他的儿子庾立承嗣了他的爵位。但由于他平生无奈做了两敌国臣子,实有失节之亏,所以好不容易恢复华夏典章礼义的隋文帝虽与他私交甚厚,却不能赐予他任何名臣谥号。

  而在后世当中,就连唐朝诗仙李白、诗圣这样的“大咖”都多次在诗文中引“庾开府”之名互赞或自喻,可见庾信的盛名多有影响力。不过也有人说庾信的诗赋言辞过于夸张华丽,并没有真正的才情实力,竟将他视为了后世“淫词艳赋”盛行的罪人。又说他要是与魏文帝曹丕那样文采朴质,却大气磅礴,文思深邃的大才子相比,简直就望尘莫及了。

  除此之外,还让后世之人所非议的,就是相传庾信在南梁时,竟与长沙王萧韶有“断袖之欢”,后来侯景之乱,萧韶逃到了北齐,投靠了著名的“酒疯子”齐文宣帝高洋,而庾信则与他各奔东西,投奔了北周长安宇文氏,自此分道扬镳,再无相见。

  又说庾信刚到长安,当时的关中士族并不尽信他在南梁和北齐的文坛盛名,直到他作出著名的《枯树赋》,写出了千古名句“树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”才以“独到的抒情文采”艳压天下三家之士,成为了当时“穷南北之胜”的海内第一大文豪!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